所以,今天俺要跟大伙儿聊一聊:在1989年的年初,天朝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。
★全球政治形势——共产阵营开始瓦解
先说说89年的国际政局。跟天朝关系最密切的大概就是:共产主义阵营开始土崩瓦解。
◇苏联
共产阵营的瓦解,首先开始于苏联。
大伙儿都知道,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戈尔巴乔夫(脑门上有胎记的那哥们)。他面对苏联内外交困的局面,被迫推行政治改革。在1988年夏天的苏共党代会上,戈同学提出了
苏联的改革应沿着深入且持续的民主方向前进。同年,戈同学还宣布释放苏联所有的政治犯,并且为斯大林在历次大清洗中的遇难者建立纪念碑(说到大清洗,苏联的斯大林、纳粹的希特勒以及及天朝的毛太祖,并称20世纪三大刽子手)。
到了1989年的3月份,苏联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大选(类似天朝的人大代表选举)。其重大意义在于:自十月革命以来,第一次允许共产党以外的政党参加选举。那次大选中,苏共的保守派候选人多有落选,反而像叶利钦这种激进改革派以高票(89.4%)当选。另外,很多知名的党外民主人士(比如萨哈罗夫)也高票当选。很明显,苏共作为执政党,已经失去了很多民心。
除了允许党外人士参加人民代表选举,戈同学的另外一个重大举措是:放弃对东欧国家的控制。按照当时苏联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:让每个国家决定自己的道路。原先东欧那些个社会主义国家,大都是苏联老大哥的附庸国。好几个东欧小国,都是靠着苏联的武力来维持共产党的统治。一旦苏联放弃干预,东欧的共产党就纷纷垮台。
◇波兰
在东欧剧变中,波兰共产党(全称是波兰统一工人党,以下简称波共)是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,它是被波兰的团结工会击败的。
团结工会成立于1980年,在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,它一直是非法组织,只能在地下活动。到了1988年,由于失去了苏联这个靠山,波共再也无法压制团结工会,只好承认其合法地位。于是团结工会就从地下组织变为公开活动,并迅速壮大。到了1989年,波兰的1200万工人中约有900万人加入团结工会。
顺便说一下,波兰在1989年6月4日举行全国大选,团结工会彻底击败波共。而就在同一天,在地球的另一边,另一个共产政权调动野战部队,开始在自己的首都杀人...
◇匈牙利
在那年2月,匈牙利政府宣布为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平反,并称其为“人民起义”。在平反之前,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匈牙利事件定性为,反革命暴乱(天朝对“六四事件”也是这么定性的)。匈牙利政府的这一声明,着实让天朝政府尴尬。因为当年就是天朝的毛太祖极力怂恿,才让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下定决心出兵匈牙利。
顺便扫盲一下1956年10月的匈牙利事件。
此事同“六四事件”有诸多相似之处:都是由大学生最先发动,社会各界都积极响应,都震惊世界,当局都动用正规军(包括坦克)进行镇压。不过,匈牙利的老百姓还是比天朝的屁民牛B一些,他们遭到血腥镇压之后,很多人跑到军火库抢武器,然后跟军方展开巷战。如果不是苏联老大哥在最后关头派出精锐部队,光靠匈牙利本国的军警,还未必能摆平。
★国内政治气氛,民主人士重新活跃
介绍完国际形势,再来说说国内政治形势。
◇知识分子联名上书
大概是受到了苏联改革的鼓舞,天朝的一些民主人士再度活跃起来。俺在《八六学潮始末》一文提到的方励之,就是其中的代表。这位方校长在“八六学潮”后,已经被罢官并被邓太上皇点名开除党籍。这样一来,他反而更没有顾忌,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“四项基本原则”,提倡“全盘西化”。有可能是受到戈尔巴乔夫释放政治犯的启发,1989年元旦刚过没几天,方励之就发表了《致邓小平的公开信》,呼吁释放朝廷关押的政治犯。
这封公开信引发了连锁反应。到了2月初,著名诗人北岛,联络了33位文学界的知名人士,发了另一封公开信《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及中共中央的公开信》。在上面签名的名人有:吴祖光、冰心、萧乾、李泽厚、包遵信、王若水、陈军等人。然后,在二月底是《北京科教界致中央领导的公开信》,联名签署的有王淦昌、许良英、茅于轼、包遵信、吴祖光等42人。再然后是三月底的《文化界给第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公开信》,联署人有戴晴、徐友渔、史铁生、严家其、李银河等43人。(上述公开信的内容在"这里")
这些公开信的共同点,就是希望党国高层推动政治改革,释放在押的政治犯。公开信的联署人,很多都是天朝各界的著名知识分子(有些人名,大伙儿应该常听说),有不小的影响力。
◇大学生心潮未退
虽然“八六学潮”没有掀起太大动静就平息了。但是国内很多高校的学生并未善罢甘休。正所谓学潮退了心潮未退。朝廷官方在1988年搞的一份名叫《当代大学生的思考与选择》的万人问卷调查,很能说明当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。以下是俺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摘录的部分数据:
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看法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,当时的大学生,不满情绪很明显。而且很多人在问卷中不敢公开自己的真实想法,所以该调查结果或许是偏乐观的——实际的不满情绪会更严重。除了这个问卷,党国官方也搞了其它一些调查:据说在团中央和国家教委1988年下半年提交的相关报告中,都警告了大规模学潮的潜在风险。
39.7% 纯粹是一种空想,永远无法实现
25.0% 这个问题说不清楚
对共产党的看法
53.4% 不想入党
45.65% 党风越来越差
15.85% 党风差的根源是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
对八六学潮的看法
53.56% 根本起因是国家体制的弊端和不正之风
14.27% 八六学潮,学生根本没有错
42.32% 今后如果出现类似八六年的学潮,参不参加要视情况而定
5.7% 今后如果出现类似八六年的学潮,要积极参加
对改革开放的看法
41.71% 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
45.65% 管它什么主义,只要富起来就行
8.77% 应该补资本主义的课并全盘西化
◇民间学生组织开始萌芽
说到当时的民间学生组织,最有名的,大概就是北大的“民主沙龙”(创办人是王丹和杨涛)。在“六四学运”之前,民主沙龙就已经很活跃,定期在北大的“塞万提斯草坪”搞讲演活动。所以,王丹从那时候就开始出名了。
除了“民主沙龙”,北大当时还有另一个民间学生组织叫“奥林匹亚科学院”,创办人是沈彤。沈彤在之后的“八九学潮”中,也起了一些作用。本系列的后续博文还会提到他。
◇王丹其人
由于王丹同学在之后的“六四学运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,俺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此人:
王丹1987年考入北大国际政治系。其父母皆为北大校友。1988年,北大的国政系拆分,王丹选择转入北大的“历史系”——因为历史系的必修课里面没有“高等数学”(据说他的数学很差)。在校期间,他除了主持“民主沙龙”,还策划过一个“当代社会问题研究社”的组织。搞过《新五四》,《燕园风》等民办刊物。
等到“六四学运”兴起之后,他曾任“北大筹委会”(北大民间的学生会,有别于官方的“学生会”)的五人常委之一,也曾任“北高联/高自联”的常委。因为他经常在公开场合(比如记者招待会)亮相,知名度非常高。所以六四之后,朝廷公布的“高自联21人通缉名单”里面,他荣登榜首。
更多的介绍,参见维基百科“这里”。
★国内经济形势——基层屁民意见很大
说完政治层面,再来说说经济层面。
◇物价飞涨
1988年,天朝经济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物价飞涨。物价猛涨的同时,也就意味着人民币贬值。于是屁民们纷纷去银行取钱抢购商品。很多地方因此出现挤兑(银行挤兑这种事情,在天朝是很罕见滴)。仅在第三季度,居民储蓄存款额就降低了300亿(当时全国居民存款额是4000亿)。对1988年的抢购潮,年纪大一些的网友,应该都有印象。80年之后出生的网友,可以问问你的父母。
朝廷官方为了稳定人心,赶紧让国有银行开办保值储蓄的业务。保值储蓄的意思,就是确保长期存款利息能够略高于通胀率。否则的话,以当时那么高的通胀水平,存在银行里的钱会快速缩水。
被物价问题这么一闹腾,很多老百姓手头的钞票都贬值了,心里非常不爽。
◇腐败严重
另一个让屁民很不爽的事情,就是党国的腐败问题——这已经是天朝的老问题了。自从经济改革之后,腐败之风日渐盛行。有权有势的官员,想尽办法玩权钱交易的把戏,以此来大捞一把。
说到八十年代的官员腐败,其特色现象之一是“官倒”。可能80后、90后的同学,不太明白“官倒”是咋回事,俺大概解释一下。
那会儿,天朝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。市面上的一些重要的商品实行双规制。双规制就是说商品有两种价格:“官价”和“市价”。市价大家比较好理解,就跟现在的市场价格一样,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;而官价则是官方硬性制定的。当时的一些国有企业实行计划供应,根据官价来采购商品。
由于市价通常远远高于官价,某些具有物资调拨权力的官员,就可以把某些商品(比如钢材)以官价调拨给自己的亲属,然后其亲属再拿到市面上以市价出售。这一转手就可以赚取2到3倍甚至更多的差价。
◇屁民很生气,后果很严重
在天朝的屁民中,虽然不乏热血青年及理想主义者,但是大多数的屁民,都是很实在、很功利的。只要他们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明显伤害,通常是不会闹事滴。关于这一点,在上次推荐的《中国人的性格》一书,有详尽的分析(俺的书评在“这里”)。
然而,1988年的通胀以及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,终于让这些屁民感觉到自身利益受损。这也就是为什么89年的学潮,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,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进来。
顺便插一句题外话。
眼下的天朝:通涨水平,貌似也不低;高房价貌似也让很多人不爽;至于腐败问题,显然比八十年代还要严重得多。这一切的不爽,都会在屁民的心中累积。没准哪天就爆发了。肯定有人会问:何时会爆发?抱歉,俺不是算命的,说不上来。或许现在的天朝,就差某个导火线而已。
本系列下一个帖子,介绍一下老胡驾崩以及党国对他的盖棺定论。
回到本系列的目录
版权声明
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,作者皆保留版权。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,保持本文完整,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网址:https://program-think.blogspot.com/2011/11/june-fourth-incident-9.html